t55p1401

标签: 液化天然气

日本聘请伍德麦肯兹评估特朗普支持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

不过上述消息人士透露,项目开发商已与至少五家日本企业展开洽谈,包括日本最大液化天然气采购商JERA、东京燃气(TokyoGas)、大阪燃气(OsakaGas)、贸易公司三菱商事(MitsubishiCorp),以及由日本政府持有最大股份的油气...
干得漂亮!俄罗斯突然宣布: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在北京宣布,俄

干得漂亮!俄罗斯突然宣布: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在北京宣布,俄

干得漂亮!俄罗斯突然宣布: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在北京宣布,俄罗斯与中国已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协议,该管道经蒙古国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作期限30年,且价格低于俄罗斯对欧洲的供气价格。这条管道谈了整整十年,现在终于敲定,老总统普京亲自来北京签字,说明俄罗斯真的等不及了。欧洲市场基本丢光了,俄罗斯天然气对欧供应从原来占欧洲需求的40%暴跌到不足20%,这下俄罗斯必须向东看,中国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能源出口市场。中国这次拿到了实惠价,比欧洲人付的钱还少,咱们老百姓以后冬天取暖、工厂用气更能保障稳定供应,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蒙古国这次总算想明白了,不再左右摇摆搞什么第三邻国战略,乖乖收下过境费每年数亿美元,相当于他们GDP的2%到3%,这钱赚得比挖矿还稳当。美国之前给蒙古画大饼说什么清洁能源输电线路,根本没法跟中俄蒙这条实实在在的管道比,国际关系就是这么现实,真金白银比空头支票管用多了。这条管道不只是输气那么简单,它把中俄蒙三国经济紧紧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美国想插足东北亚地缘政治越来越难了。中国能源安全多了个压舱石,陆上管道比海上运输安全得多,不用担心马六甲困局或是南海争端,而且俄罗斯气源稳定充足,能减轻我们对中东液化天然气的依赖。不过也有人担心我们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太重,万一俄罗斯政权更迭或战略转向可能带来风险,但眼下国际形势这么复杂,中俄背靠背合作是最务实的选择。这条管道预计2030年供气,到时候咱们进口天然气总量近三分之一来自俄罗斯,能源格局将彻底改变。俄罗斯拿到了市场,中国拿到了能源,蒙古拿到了过路费,三方各取所需,这才是真正共赢的合作,现在管道协议签了,接下来就是加快建设,让这条能源大动脉早日贯通,造福三国百姓。大家觉得这条天然气管道建成后,对咱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会有哪些具体影响?
干得漂亮!俄罗斯宣布了: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

干得漂亮!俄罗斯宣布了: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

干得漂亮!俄罗斯宣布了: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总裁阿列克谢·米勒在北京宣布,俄罗斯与中国已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协议,该管道经蒙古国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作期限30年,且价格低于俄罗斯对欧洲的供气价格。俄罗斯这几年日子不好过,自从俄乌冲突爆发,欧洲市场对俄罗斯天然气需求锐减,俄气公司2024年亏损高达6290亿卢布,急需寻找新市场来填补欧洲的空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2024年进口量达到18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自然成了俄罗斯最理想的合作伙伴。这条管道谈了整整十年,之前卡在价格上,俄罗斯想卖高价,中国坚持低价,双方没少扯皮。但今年形势逼人,俄罗斯终于低头妥协,同意以低于欧洲市场的价格向中国供气。对中国来说,这笔买卖稳赚不赔。目前中国每年通过中亚管道进口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加上现有“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的38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占比已不小。新管道一旦建成,俄罗斯对华年供气能力将增至980亿立方米,使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的管道气供应商。更重要的是,这些天然气通过陆上管道输送,比海上液化天然气运输更稳定,能有效减少中国对马六甲海峡路线的依赖,特别是在中东局势动荡的背景下。而且价格更低,运输成本降了,最终用到中国企业和老百姓身上的价格也会更实惠。蒙古国作为过境国,这次也捡了个大便宜。每年收过境费就能赚到其GDP的2%到3%,还能带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简直是无本万利。虽然蒙古之前一度犹豫,甚至把项目排除在五年经济规划外,但最终三方还是谈拢了。毕竟这种能把自己嵌入中俄经济走廊的机会,可不是天天有的。除了新管道,中俄还顺手升级了现有合作,“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年输气量从380亿立方米提到440亿立方米,远东管道也从100亿立方米增至120亿立方米。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俄罗斯每年能多向中国输送80亿立方米天然气,进一步巩固了两国能源捆绑的格局。地缘政治上,这协议更是意味深长。中俄能源贸易已有三分之一以上采用本币结算,新项目预计继续推动50%卢布和50%人民币的支付方式,这明摆着是对美元霸权的一次挑战。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专家甚至说,这协议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不再关心西方怎么看,而且中国并不孤单。说白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不只是条管道,它是中俄在能源领域战略互信的体现,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洗牌的标志性事件。俄罗斯拿到了稳定的出口市场,中国获得了能源安全新保障,蒙古赚了过路费,三方各取所需。接下来只要价格细节和建设流程不出幺蛾子,2030年通气后,这条能源动脉将彻底改变东亚乃至全球的天然气贸易格局。

我国首座大型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装置启航

新华财经北京8月27日电(记者杨洁)8月26日,我国自主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装置“NguyaFLNG”在江苏启东顺利启航。该装置由惠生清洁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生清能”)为意大利...
一辆货车冲出昆磨高速路肩,液化天然气泄漏…

一辆货车冲出昆磨高速路肩,液化天然气泄漏…

这是一辆天然气动力的货车,驾驶室右侧气罐内的液化天然气发生泄漏,气罐容积为1350升,事故发生时约有1000升的液化天然气。18时48分,高速交警对事发路段实施双向封闭,并确定警戒区域,架设水炮对泄漏气体进行稀释驱散,并...
就在刚刚美国与欧盟发表联合声明!2025年8月21日,美国白宫与欧盟委员会

就在刚刚美国与欧盟发表联合声明!2025年8月21日,美国白宫与欧盟委员会

就在刚刚美国与欧盟发表联合声明!2025年8月21日,美国白宫与欧盟委员会同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达成涵盖能源、科技与国防的全面贸易协定框架。根据协议,欧盟承诺到2028年累计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包括液化天然气与核燃料,同时锁定400亿美元美国AI芯片订单用于欧洲数据中心建设,更计划大幅增加美国军备采购。这份被外界称为"跨大西洋产业联盟"的协议,折射出全球地缘经济三大深层逻辑:其一,欧洲能源自主战略出现重大调整,俄乌冲突后试图用美国能源替代俄罗斯供应的策略已固化为长期政策,但7500亿美元的巨额绑定可能削弱欧盟绿色转型动力;其二,AI芯片采购暴露欧洲数字主权建设的软肋,在ChatGPT-7等大模型竞逐中,欧洲不得不依赖英伟达等美企硬件,这种"技术附庸"关系或将持续强化;其三,6000亿美元欧洲企业对美投资计划,实则是将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产能向美国转移,配合《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诱惑,恐加剧欧洲"产业空心化"危机。当大西洋两岸的产业纽带越捆越紧,默克尔时代"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战略已成往事,正如布鲁塞尔智库学者所言:"捆绑的缆绳既能牵引船只靠岸,也可能成为勒紧脖子的绞索。"欧盟贸易谈判欧盟自贸协议欧盟白宫会谈
欧盟上半年俄国液化气进口额大增近三成,拟2028年前全面停止进口俄国天然气

欧盟上半年俄国液化气进口额大增近三成,拟2028年前全面停止进口俄国天然气

根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数据,欧盟在2025年上半年自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的金额约为44.8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9%。同期,欧盟总共进口了约269亿欧元的液化天然气,其中来自美国的进口额最高,达到137亿欧元。...
法国总统马克龙向王毅外长要9月3日阅兵式的邀请函。 这可不是随便去凑个热闹,

法国总统马克龙向王毅外长要9月3日阅兵式的邀请函。 这可不是随便去凑个热闹,

法国总统马克龙向王毅外长要9月3日阅兵式的邀请函。这可不是随便去凑个热闹,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受邀出席是对国家间关系的认可,分量重得很,所以马克龙才这么上心。除此之外,他急着要邀请函,还跟美国最近的动作脱不了干系。从5月到7月,美国连着三个月放宽对中国的限制,又是让英伟达的H20芯片重新卖给中国,又是允许通用电气给中国提供液化天然气的核心设备。美国这么干,还不是因为之前的禁令让自己企业亏惨了,英伟达光库存就压了45亿美元,英特尔在华的市场份额掉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中国自己的芯片起来了,华为的昇腾910C算力比英伟达的H100还强,美国再封锁也没啥用了。美国一变脸,法国心里就打鼓了,本来法美关系就够紧张的,再加上特朗普政府又对欧盟加关税,汽车关税提到25%,农产品也涨了18%。这样一来,法国的葡萄酒对美出口降了23%,奶酪少卖了15亿欧元,标致雪铁龙在美国的订单也减了三成。2024年上半年法国贸易逆差到了430亿欧元,对美逆差占了快四成,中小企业倒闭的比去年多了17%。现在美国又对中国松绑,法国怕自己在中美之间被晾在一边,赶紧想靠上中国。马克龙找王毅的时候,提了三点请求,第一点是希望跟中国一起应对挑战,别搞阵营对立,第二点是邀请中国多去法国投资,第三点是自己想再次访华。说白了,就是想靠深化合作解决问题,中国是法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23年贸易额850亿欧元,多合作合作,能抵消点美国关税的影响。另外,作为欧盟的核心国家,法国一直想让欧洲能自己做主,少靠美国。来参加阅兵式,既能告诉世界法国不跟美国一条道,也能在欧盟内部更有话语权,毕竟德国那些国家跟美国走得近,在对华政策上没那么积极。不过,马克龙想这么干,麻烦也不少。首先是欧盟内部就不统一,德国、荷兰这些国家更愿意跟着美国限制中国技术,法国想推动中欧合作,得先把27个国家的意见协调好。其次是中法之间也不是啥问题都没有,在乌克兰危机上,法国就主张硬制裁俄罗斯,跟中国劝和促谈的想法不一样。说到底,马克龙要这张邀请函,是法国在中美较劲、欧美闹矛盾的时候下的一步棋。美国的霸权没那么管用了,关税政策害了自己,技术封锁也拦不住别人,法国看到了不靠美国的可能。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大,产业链全,能帮法国分担风险。对中国来说,法国主动示好,不光是认可咱们的国际地位,也能让中欧合作更进一步。中法都反对搞单边主义,想推动多极化,要是能借着阅兵式的机会,把核电、航空这些合作落到实处,对全球经济和国际秩序都有好处。

Moneta Markets外汇: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新规影响分析

8月13日,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出口近年来快速增长,但MonetaMarkets外汇认为,这一发展势头可能因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提出的新规定而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新提案,从2028年开始,美国出口的LNG中有1%必须由美国国旗船运输;...

FPG财盛国际:加拿大液化天然气发展新机遇

8月5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宣布,将对Cedar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投入2亿加元资金支持,这标志着继LNGCanada之后,该省又一重要LNG项目的关键推进。FPG财盛国际认为,这不仅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清洁能源发展的坚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