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1401

标签: 东南亚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之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慢慢的去工业化。主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之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慢慢的去工业化。主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之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慢慢的去工业化。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工业又苦,赚钱又少。特别是钢铁行业发展工业很难,那么究竟有多难呢?钢铁行业从一开始就像是个吞金的无底洞,从铁矿石刚挖出来的那一刻起,烧钱的闸门就关不上了。你以为挖矿石就是找个铁疙瘩那么简单?大型采矿设备一天的油钱就能顶上小工厂一个月的开销,更别说深山中的矿脉还得修铁路、建港口才能运出来。这些矿石要跨越大洋送到钢厂,万吨巨轮烧的重油比工厂半年的电费还多,光是运输成本就能吃掉不少利润。等矿石运到了钢厂,真正的花钱大头才刚开始。建一座像样的钢铁厂,光是那几座炼钢高炉就够让投资人头疼的,浇筑炉体的耐火材料比黄金还金贵,一套连铸设备能买几十套房。欧美国家的土地成本更是高得离谱,光是厂区征地的钱,就能在发展中国家建半座新厂了。更要命的是设备还得天天保养,炉膛温度一降,维修费用就蹭蹭往上涨,就像家里的老汽车,越老越能花钱。好不容易把钢炼出来了,人工成本又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人时薪能抵上发展中国家工人一天的收入,工会还三天两头要求涨工资、加福利。这边刚答应涨薪,那边产品价格就被市场压下来了,形成了“工资涨-成本高-利润降”的死循环。有些老厂光是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就让企业喘不过气,哪还有钱搞技术升级?环保这道坎更是让欧美钢铁企业如履薄冰。现在的环保法规就像不断收紧的绳索,脱硫塔、废水处理系统这些设备,投入相当于半个工厂的造价。要是排放稍微超标,罚款单就能让利润表瞬间变绿。为了达到碳中和目标,还得花钱搞清洁能源改造,用电解炉代替传统高炉,电费成本直接翻番。这些投入砸下去,钢铁的价格怎么降得下来?更让人无奈的是,钢铁这生意本身利润就薄得像纸。一吨钢卖出去赚的钱,可能还不如手机店里卖一部手机的利润多。辛辛苦苦炼一年钢,利润说不定还抵不上科技公司一个季度的分红。资本都是聪明的,看到这种苦哈哈的生意,自然会转身投向更赚钱的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毕竟投资人不是慈善家,谁愿意把钱砸在回报率低的行业里?全球化更是让这局面雪上加霜。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便宜,环保要求没那么严,土地成本也低,同样炼一吨钢,成本能比欧美低三成。欧美钢厂这边还在为环保罚款头疼,那边东南亚的新建钢厂已经用低价抢走了订单。就像候鸟迁徙找温暖的地方,钢铁产业也跟着低成本地区跑了。美国铁锈地带那些空置的厂房,就是产业转移最明显的脚印。说到底,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不是因为钢铁没用了,而是养不起这种高成本的产业了。钢铁行业需要的不光是钱,还有能忍受低利润、高投入的耐心。当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快钱和轻松利润时,没人愿意再守着炼钢炉过日子。可别忘了,能把这种苦生意坚持做下去的国家,才真正握住了工业的命脉。毕竟高楼大厦要钢,汽车高铁要钢,就连高科技产品的生产线也离不开特种钢材。只是这背后的难处,没亲身经历过的人根本想象不到。
很多人都不明白,澳大利亚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为什么那么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2

很多人都不明白,澳大利亚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为什么那么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2

很多人都不明白,澳大利亚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为什么那么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2025年9月,当全球制造业PMI在荣枯线附近挣扎时,澳大利亚制造业PMI却连续8个月突破53点,创下2022年以来的新高。但这个数字背后藏着更耐人寻味的事实:制造业仅占其GDP的6.9%,远低于服务业的70%。真正支撑这个国家财富的,是深埋地下的矿产、广袤无垠的农场,以及一套运行了半个世纪的“资源换资本”游戏规则。在昆士兰州的鲍恩盆地,每天有超过100万吨煤炭被装上巨轮。这些黑色“黄金”在2025年上半年仍为澳大利亚赚取166亿美元外汇,尽管出口量同比下降4.8%。更值得玩味的是,当全球动力煤价格从每吨135美元暴跌至107美元时,澳大利亚人早已把重心转向利润更高的冶金煤——这种炼钢必需品的价格虽从235美元降至200美元,但印度、东南亚的钢铁产能扩张正创造新的需求。在皮尔巴拉地区,力拓集团的自动化矿场里,无人驾驶卡车24小时穿梭,每年向中国运送11亿吨铁矿石,这笔生意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一。农业领域的财富密码同样藏在土地里。2025年1-5月,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额突破203亿美元,其中牛肉出口额激增29.3%。这个曾被特朗普关税大棒威胁的行业,通过“错位竞争”找到了生机。当美国对澳大利亚牛肉征收10%关税时,澳大利亚人转而主攻日本、韩国市场,甚至开发出符合伊斯兰教规的清真牛肉,成功打入中东市场。更精妙的是农业科技的应用——从卫星定位的智能播种机,到能自动监测奶牛健康的手环,技术投入让每个农夫能管理数千亩土地,这种效率甚至让美国中西部农场主都感到惊讶。服务业才是真正的“隐形冠军”。当全球游客涌向大堡礁时,他们不知道自己每消费1澳元,就有0.3澳元变成教育出口收入。2025年,在澳国际学生突破80万人,仅学费就贡献了400亿澳元。这些学生不仅支付着比本地生高3倍的学费,还在租房、购物中持续输血。更隐蔽的财富流动发生在金融领域:悉尼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管理着全球4万亿澳元的养老基金,这些资金通过购买美债、投资中国基建、参股东南亚科技公司,构建起一个跨国资本网络。但澳大利亚的财富密码并非一成不变。面对资源价格波动,他们正在给经济装上“双保险”。在南澳大利亚州,特斯拉建设的全球最大虚拟电厂已连接5万户太阳能家庭,这些分散的能源节点能在用电高峰时向电网反向供电。在墨尔本,CSL公司开发的带状疱疹疫苗年销售额突破30亿澳元,生物医药产业正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就连传统矿业也在转型——必和必拓集团投入20亿澳元研发氢能炼钢技术,试图用绿色溢价对冲碳关税风险。这个国家的精明之处在于,它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当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时,澳大利亚与14个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确保任何两个主要市场受阻时,仍有5个替代选项。当数字货币冲击金融体系时,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率先试点央行数字货币,用区块链技术提升跨境支付效率。这种“未雨绸缪”的基因,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在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其人均GDP仍能维持在6.4万美元的高位。澳大利亚的富裕之路揭示了一个现代经济真相:真正的财富不在于生产多少钢铁、组装多少手机,而在于能否掌控关键资源的定价权、制定行业规则的话语权,以及用科技提升资源附加值的创造力。当大家在讨论“工业空心化”时,澳大利亚用实践证明:只要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坐标系,小国同样能在全球经济版图上占据关键位置。那么,你是否也重新思考了“富裕”的定义?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在资源、科技与规则的三角博弈中,哪个因素才是国家财富的终极密码?

李家超:港交所将吸引更多东南亚发行人在港第二上市

他表示,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简称“港交所”)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易所深化合作,吸引更多东南亚地区发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并鼓励更多资产公司在当地发行产品便利配置香港市场。谈及推动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相关举措时,...

施政报告:深化国际交往合作 吸引更多东南亚发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

港交所亦会与东南亚的交易所深化合作,吸引更多东南亚发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并鼓励更多资产公司在当地发行产品便利配置香港市场。“一带一路”办公室会协调香港公营机构和学院,培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士,并为香港专业...
甜啦啦加速海外布局,东南亚市场表现亮眼

甜啦啦加速海外布局,东南亚市场表现亮眼

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东南亚布局 甜啦啦通过“1+3”合作模式(全球特许加盟结合城市代理、国家代理及资本合作),加速东南亚市场开发。2023年10月至今,品牌以印尼为首站持续扩张: 印尼:签约门店超130家,2025年端午节期间...
【美国又来搅局黄岩岛,中国回应亮底线】南海风平浪静,本应是东南亚国家共同守护的蓝

【美国又来搅局黄岩岛,中国回应亮底线】南海风平浪静,本应是东南亚国家共同守护的蓝

【美国又来搅局黄岩岛,中国回应亮底线】南海风平浪静,本应是东南亚国家共同守护的蓝色海域,却再次被外部势力搅得波涛汹涌。9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就美国务卿鲁比奥近日的言论作出回应: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在该岛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全在合法合理范围内。林剑的表态铿锵有力,带着警告意味,也是一种现实的宣示——外部势力无权干预,中国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不容置喙。鲁比奥指责中国所谓“牺牲邻国利益”,呼吁遵守南海仲裁案裁决,并拉拢菲律宾站队。表面看是外交表态,实则是在南海问题上插手搅局,将本属于中方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事务政治化。南海仲裁案从始至终就是一场被政治操纵的闹剧,披着“国际法”的外衣,实际上缺乏任何合法约束力。林剑直言: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这话不仅是回应,更是对外部势力的一种底线警示——别再搬弄是非、别再制造麻烦。黄岩岛的保护区建设不是空谈,它承载着中国对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管理的合法责任。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总体稳定,但外部干预者却像闯入客厅的陌生人,不停搅动水面,企图挑起争端。林剑指出,美国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方,却频频“说三道四”,从中作梗,拉拢个别国家制造纷争,把原本风平浪静的海域搞得不得安宁。想想这些年来,南海的故事不断重复:外部势力扮演搅局者角色,各种“航行自由”“仲裁裁决”挂在嘴边,把外交议题变成国际舆论秀场。然而中国的态度从不含糊。黄岩岛的保护区建设,是主权行为,是生态治理,更是对南海和平稳定的守护。林剑用直白的语言指出:谁是国际法治和南海和平稳定的维护者,谁是破坏者和麻烦制造者,不言自明。中方不仅亮出底线,也在积极推进合作。林剑强调,中国将继续和东盟各国一道,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把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这种行动上的主动和外交上的坚定,恰恰说明了一个事实:南海不是谁想来就来,谁想搅局就搅局的地盘。外交场上,话语权与行动力同样重要。林剑的回应不仅仅是对鲁比奥的交涉,更是在向世界宣示中国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能力和决心。任何试图用政治手段干预中国主权事务的行为,都必然会遭遇明确而坚决的回应。南海的宁静,需要靠实际行动维护,而不是依赖外部力量的干预或所谓裁决的“威慑”。回顾南海局势,外部势力一次次试图把问题复杂化、国际化,却忽视了中方与东盟国家多年合作的成果。黄岩岛保护区的建立,不只是中国单方面的动作,更是对区域生态、对海洋资源、对和平稳定的责任担当。面对美国的干预,林剑的表态告诉世界:合理合法的主权行为,不容任何外力置喙。这场外交交锋,让人清晰地看到两条截然不同的思路:一边是外部势力的干扰和挑衅,一边是中方与东盟的合作与稳妥推进。中国用法律、外交和实际行动,将南海掌控在自己的节奏之中,而那些意图挑起矛盾的外部势力,只能在海上、在舆论场上空喊口号。南海,不是表演舞台,也不是国际政治秀场。它承载着地区国家的经济利益、生态安全和人民福祉。林剑的回应既是警告,也是提醒:谁在南海制造麻烦,谁就要面对行动与规则的双重回应。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路线,才是南海和平稳定的根本保障。美国的言辞与拉拢,终究改变不了南海的基本格局。黄岩岛保护区的建立,是中国捍卫主权、维护和平的体现,也是向世界展示的负责任大国姿态。在中方坚定不移的立场下,南海这片蓝色海域,将继续向和平、合作与友谊延展,而任何试图搅局的人,都将自食其果。
电诈玩久了,美国直接宣布对东南亚19个电诈实体实施制裁,柬埔寨一听立马就怂了,答

电诈玩久了,美国直接宣布对东南亚19个电诈实体实施制裁,柬埔寨一听立马就怂了,答

电诈玩久了,美国直接宣布对东南亚19个电诈实体实施制裁,柬埔寨一听立马就怂了,答应配合清理电诈。要知道这些盘踞在东南亚的诈骗团伙,这几年在缅甸、柬埔寨这些地方可嚣张惯了,他们圈块地建个所谓的“产业园”,其实就是把人骗过来关起来当工具人,完不成诈骗任务就打骂虐待,甚至逼着卖身,简直无法无天。今年9月8日美国财政部一声令下,对东南亚19个电诈实体下了狠手,缅甸那边9个,柬埔寨这边10个,一个都没跑掉。说是这些诈骗集团通过强迫劳动和暴力手段,从美国人手里骗走了几十亿美金,这还不算那些被胁迫犯罪的受害者遭的罪。美国这次是动真格的,不光要冻结这些人和公司在美国的所有财产,连美国人跟他们做买卖都不行,谁沾边谁倒霉。想想也是,2024年一年美国人就被骗走至少100亿,比前一年涨了快七成,换谁都得急眼。就说缅甸那个“亚太新城”诈骗园区吧,之前就有受害者逃出来说,里面跟地狱似的,完不成任务就挨打,还得交赎金才能放人。这次美国直接把园区老板佘智江列进制裁名单,看他以后还怎么逍遥法外。柬埔寨那边更有意思,一开始还嘴硬,说美国指控不对,结果没几天就变脸了。首相洪玛奈亲自下令,全国警察、军队全上阵,非得把这些诈骗团伙连根拔起不可。还别说,柬埔寨这次动真格的了,从金边到西哈努克省,警察突袭了好几个诈骗窝点,一下子抓了上千人,有印尼的、越南的,还有不少中国人。洪玛奈放话了,谁不配合执法就撤职,看来是真怕了美国的制裁。毕竟这些被制裁的实体里,有不少是把酒店、赌场改成诈骗窝点的,都是些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和公司,冻结资产对他们来说可是要命的事。其实东南亚这些电诈园区能存在这么久,就是因为有些地方监管松,甚至有人包庇。这些犯罪集团也狡猾,老板都躲在国外遥控,让当地小弟出面打理,出了事还能甩锅。可这次美国不管这套,直接点名制裁,连带着那些提供场地、资金支持的都跑不了。柬埔寨心里清楚,要是不赶紧清理干净,以后美国人的制裁只会更狠,到时候经济受影响,国际形象也不好看。现在柬埔寨警方天天搞突击,解救了不少被强迫诈骗的人,光外国受害者就有好几千。他们还专门成立了打击诈骗委员会,首相亲自当主席,连特种部队都待命支援,这阵仗以前可少见。说到底还是美国这记“组合拳”打疼了他们,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一群诈骗犯得罪美国,断了自己的财路。这事儿也给其他地方的电诈分子提了个醒,别以为躲在国外就能高枕无忧,骗到不该骗的人头上,早晚得付出代价。现在柬埔寨这波清剿行动搞得这么凶,就是想告诉外界,他们这次是来真的了。看来不管什么犯罪,只要敢挑战底线,就算跑到天涯海角,也躲不过法律的制裁。
柬埔寨进1球拿五分,牛逼!佩服!U23亚洲杯预选赛全部结束,有一个队是太牛

柬埔寨进1球拿五分,牛逼!佩服!U23亚洲杯预选赛全部结束,有一个队是太牛

柬埔寨进1球拿五分,牛逼!佩服!U23亚洲杯预选赛全部结束,有一个队是太牛逼了,三轮结束不丢一球,进一球就拿到了5分,他就是东南亚球队柬埔寨,他们虽然没有打入亚洲杯的正赛,但是他们的防守太牛逼了。目前做到不丢球的球队不多,韩国,澳大利亚,越南,44支球队只有他们四个能做到这一点,而越南,韩国,澳大利亚都是小组第一,唯独柬埔寨第二。就连国足也丢了一个球,排在小组第二。值得一提的是柬埔寨的主教练是来自日本的行德浩二,是一个擅长防守的教练,如果他们赢下阿曼也许就出线了,这样他们就可以来到了7分,不用算净胜球了,大家怎么看?日本教练很不错?
很多人都不明白,澳大利亚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为什么那么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很

很多人都不明白,澳大利亚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为什么那么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很

很多人都不明白,澳大利亚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为什么那么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很多人不理解,澳大利亚看起来没什么工厂,也不像咱们那样到处是生产线,为什么还能那么有钱?生活水平还那么高。其实这事儿没那么复杂。咱们得先打破一个观念:一个国家要有钱,不一定非得靠造手机、造汽车。富裕的路子不止一条。澳大利亚走的是另一条路——它卖的是地里长出来的、矿里挖出来的,还有脑子里创造出来的东西。先说说地里长的。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土地肥沃,阳光充足。这些东西听起来普通,但组合起来就是农业的王牌。他们养了将近一亿只羊和两千多万头牛。这些动物吃的是草,挤的是奶,长的是肉,最后变成羊毛、牛排、奶粉卖到全世界。澳大利亚农民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用技术种地。自动化灌溉、无人机撒药、卫星看庄稼长势。他们不拼苦力,拼的是效率和科学。所以产量高,质量还好。中国人买的奶粉、吃的牛肉,很多都来自澳大利亚。需求一直在,他们就能一直赚。再说矿。澳大利亚运气太好,地下几乎全是宝贝。铁矿石、煤炭、黄金、天然气……要什么有什么。中国过去几十年大搞建设,需要大量钢铁,炼钢就需要铁矿石和煤。澳大利亚恰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他们挖出来,装船运到中国、日本、韩国,钱就源源不断地进来。这就像你家后院有个金矿,而且全世界都想来买。你不需要会造手机,只要会挖矿就能过得很好。但光靠卖资源,容易受市场价格影响。价格跌了怎么办?澳大利亚人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把赚来的钱投入另一个领域——教育和服务。澳大利亚的大学在全球排名靠前,吸引大量国际学生,尤其是来自中国、印度、东南亚的学生。这些学生来读书,支付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两三倍。他们还要租房、吃饭、逛街、旅游。教育成了一个大产业,不仅赚钱,还拉动了消费。另一个隐形财富来源是旅游。悉尼歌剧院、大堡礁、黄金海岸……风景好,空气清新,全世界的人都想去玩。游客来了就得住酒店、吃饭、买东西,这又创造了收入。还有一点很重要:人少。澳大利亚只有两千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上海市的人口。但他们的国土面积却和中国差不多大。资源总量多,分到每个人头上就多了。这叫人均资源占有量高。举个例子,澳大利亚卖矿一年赚一千亿,中国也赚一千亿,但中国要分给十四亿人,澳大利亚只分给两千多万人。所以你看,他们自然就富裕。而且他们不傻,知道资源总有一天会卖完。所以澳大利亚一直努力发展技术和服务业。你在农场看到的是自动化机械,在矿场看到的是无人驾驶卡车,在城市里看到的是金融、医疗、教育这些高端服务业。他们不追求工厂的数量,而是追求价值的质量。卖一块牛排,不是简单卖肉,而是卖“安全、优质、可追溯”的品牌。卖铁矿石,不是简单卖石头,而是提供稳定、高品位的供应链服务。卖教育,不仅是发文凭,而是提供国际认可的学历和体验。这种模式听起来轻松,其实也需要智慧。他们注重规则,保护环境,不滥挖滥采。法律严格,商业守信用,所以全球都愿意和他们做生意。投资者觉得安全,愿意来投资,钱就滚起来了。当然,这背后也有历史原因。澳大利亚早年是英国殖民地,继承了英国体系,经济起步早,基础建设好。他们又离亚洲近,正好赶上亚洲经济崛起的快车,顺理成章成了亚洲国家的资源供应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月都挣5000块钱,澳大利亚工人好像过得特别滋润?其实在本地服务上,两国工人感觉差不多。比如在澳大利亚,洗次车30澳元,理个发50,下馆子人均80,住一晚快捷酒店150澳元。换算到国内,你会发现价格数字居然差不多——洗车30元,理发50,人均80吃饭,150住酒店。所以单纯看这些日常消费,两国工人的购买力确实很接近。但一涉及到买“东西”,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澳大利亚工人买一台中国制造的60寸电视,只要499澳元,还不到月收入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他一个月工资能买10台。买双越南产的耐克鞋79澳元,一天工资能买两双。买一部印度组装的iPhone也才999澳元,一个月能买5部。反过来看国内工人:买同样的电视可能要花2300元,抵上大半月工资;买耐克鞋大约370元;买iPhone则要整整5000元,一个月白干。所以你看,澳大利亚工人的幸福感,其实来自于“用发达国家的收入,买发展中国家制造的商品”——这中间巨大的汇率差,让他买进口产品显得特别便宜。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如果澳大利亚人一直买外国货,澳元就会不断外流,导致货币贬值,这种购买力优势慢慢就会消失。那为什么现在还能维持呢?原因在于澳大利亚能通过其他方式把钱挣回来。比如出口矿产、农产品,或者发展教育、旅游吸引海外消费……国家之间的经济平衡,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享受,背后是一整套复杂的往来与循环。
有些话,不用明说,但全世界都听得懂。印尼总统今天这个发言,就是典型。字面上客

有些话,不用明说,但全世界都听得懂。印尼总统今天这个发言,就是典型。字面上客

有些话,不用明说,但全世界都听得懂。印尼总统今天这个发言,就是典型。字面上客客气气,滴水不漏,但潜台词已经快要溢出屏幕了。什么叫“稳定和希望的支柱”?翻译过来就是:那几个老牌玩家,你们天天拱火,到处搞事,我们跟着你们混,心里没底,也看不到头。我们现在要跟一群真正想搞发展、想做生意、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人玩了。印尼这几年,其实一直在悄悄调整自己的站位。今年1月,他们正式加入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为这个组织里第一个东南亚成员。普拉博沃说,这不是为了选边站,而是为了“加强印尼的国家主权”,让自己能“独立而尊严地发展”。你听,“独立”、“尊严”,这两个词可不是随便用的。过去很多年,一些西方大国老爱指手画脚,动不动就用贸易、军事或者外交手段拉拢别人站队,尤其是那个所谓的“印太战略”,明眼人都知道是针对谁。印尼这次干脆把话挑明了:我们不玩这一套,我们不想变成任何人的棋子,更不想卷入莫名其对抗。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是现在?因为印尼国内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普拉博沃上台之后,发誓要把经济增长拉到8%,要消除贫困、解决就业、严打腐败。但光靠口号不行,得有钱、有技术、有市场。西方那边呢?说得漂亮,实际给的却不多,甚至还对印尼加征过高关税,搞得印尼盾贬值,经济压力不小。而金砖国家这边,特别是中国,早就已经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一年贸易额接近1500亿美元,占了印尼外贸总额快三成。中国在印尼做的都是实打实的事——雅万高铁通了,每天运客量惊人;北加里曼丹工业园投了57亿美元,直接解决就业1.8万人。更别说最近还在谈的那个爪哇岛海堤项目,预算800亿美元,能帮印尼应对海平面上升的生存危机。你是印尼人,你选哪边?答案再明显不过。而且普拉博沃这个人,做事特别干脆。前段时间国内因为议员补贴问题闹抗议,他立马取消补贴、禁议员出国,反应快得很。对外也一样,原本因为国内局势他取消了访华行程,结果转眼就变成“闪电访问”,不到24小时来回北京,谈完合作笑着回国。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清楚谁能真正帮到他。所以回过头再听他那句“稳定和希望的支柱”,味道就完全不同了。这不是客套,是表态。意思是:有些体系老了、旧了,光喊口号不干实事,天天搞双重标准;而我们这边,是要一起搞建设、谋发展、过好日子的。金砖国家有全球最大市场、最多人口、最丰富的资源,还坚持相互尊重、不搞霸权,这才是未来。其实不止印尼,全球南方很多国家都这么想。大家不是傻子,谁在搅混水、谁在修路铺桥,看得清清楚楚。印尼这次站出来,等于是带了个头——尤其是东盟国家里,它经济总量最大,地理位置最关键,守着马六甲海峡,它的选择会影响一大片。美国那边当然着急,可着急有什么用?你自己动不动就关税制裁、军事同盟施压,人家当然想绕开你走。说到底,国际关系就像交朋友,不是看谁嗓门大,而是看谁靠谱。中国和印尼现在走的这条路,叫“互信互助”,叫“共同发展”。从当年的万隆会议到现在金砖合作,精神内核一脉相承——要独立、要和平、要发展。这不是针对谁,而是告诉全世界:我们有另一种方式,不吵架、不打架,也能一起往前走。所以普拉博沃这话,表面是夸,实际是选。他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的呼声:我们要的是希望,不是混乱;要的是支柱,不是空话。有些路,走着走着就知道方向了;有些朋友,处着处着就知道厚道了。印尼这次,真的没选错。参考资料:印尼总统:印尼视金砖国家为稳定和希望的支柱——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