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务部长表示,美国已经摆脱了对中国的依赖,而且还公开宣称日本给了美国5500亿美元投资,美国建厂,费用却由日本承担,这真是太爽了。 过去好多年,美国在很多常用药和抗生素上基本是靠中国的供给,因为生产这些药在美国本土根本没什么企业愿意做,利润低人工又贵,不如让中国那边大批量供应,既省钱又省事。 这一招用了很久,美国一直觉得挺划算,可是疫情一来供应链说断就断,医院抗生素短缺一再上新闻,才发现这样下去风险太大。 特朗普上任以后发现这事影响太大,立马开始琢磨怎么把药厂拉回美国,美国政府连发命令要求尽可能把关键药品自己生产,还专门设了战略药品储备,可问题在于美国本土的药企还是嫌投资太高,进展慢得让人着急。 这个时候日本上场了,美日直接敲定了5500亿美元的大投资,目标就是半导体和药品生产线,这算得上是一项超级大动作,日本企业掏钱,技术也带过来负责建药厂,但工厂主要是为了给美国本土供应,对于美国来说简直就是花别人的钱解自己的急事,以得克萨斯那些新工厂为例,直接做出了能撑住全美基本药品需求的底气。 之前韩国在美国也投了大厂,结果发现赚的钱大半都留在美国本地,基本只够撑投资人的面子,美国对于外来投资那叫一个精细,赚钱可以,但大部分挣来的利润被用来搞本地基础设施、补贴就业和发展本地药品市场,尤其是佐治亚那家厂,因为工人待遇问题还闹过风波,韩国一度有点受不了。 美国这几年对药品进口拿出了真功夫,加高中国药品进口的关税,让美国本地药厂重新开工,来自中国的药品进口比例直接被压到了以前的一半多点,再加上日本和韩国新工厂补位,美国本土的药品断供风险一下子降了不少,虽然短期内拉高了药价,但美国政府觉得值得,安全感最重要。 美国对盟友的投资要求很严格,不但要他们出钱还要让本地人受益,工厂里本地员工优先,盈利又大部分留在美国本国发展,这着实让韩国、日本企业觉得挺难为,可明知道吃亏还是得硬着头皮跟进,毕竟和美国走得近点,在国际市场上也算多了个靠山。 美国现在最普通的药品都能自己生产或通过盟友生产,不再完全依赖中国供应,日本砸下的钱和技术刚好解了美国的燃眉之急,让美国药品供应体系强了不少。 美国这波操作把药品进口结构扭转过来了,以后再遇上什么突发情况美国可以不再急着向中国求助,这事对全球药品贸易也有不小影响,今后美国主导的产业链或许会变得更加分散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