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1401

赵少康与馆长的对话,把蓝营那帮孙子的心里话说出来了。 对话中,赵少康说他不是统派

赵少康与馆长的对话,把蓝营那帮孙子的心里话说出来了。 对话中,赵少康说他不是统派,他不支持独立只是怕打仗。不统一就能赚大陆的钱,多好啊。也许过几十年之后,大家就真的能各个各的,那该多好。 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统派”,不支持“T独”却只拿“怕打仗”当理由,字里行间满是“不统一就能赚大陆钱”的盘算,甚至幻想几十年后“各过各的”——这样的想法,哪里是为两岸和平着想,分明是打着“不D不统”的幌子谋私利。 要知道,蓝营里像马英九、宋楚瑜这样的大佬,哪一个不是抱着类似的心思?只不过其他人都懂得藏着掖着,用“维持现状”“和平发展”之类的话包装自己,唯独赵少康把实话说了出来。 可这话一出口,反而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蓝营所谓的“反对台独”,从来不是真的认同两岸同属一中,而是怕“T独”引发冲突断了自己的财。所谓的“希望和平”,也不是想推动两岸走向统一、实现长久安定,而是想借着“不统不独”的模糊空间,一边从大陆市场捞好处,一边又不用承担推动统一的责任。 这样的算盘,真以为大陆民众看不明白?这些年,大陆对台胞、台企的优惠政策一波接一波,为的是让两岸同胞共享发展红利,可蓝营某些人却把这份善意当成了“可乘之机”。 嘴上说着“两岸一家亲”,转身就把从大陆赚来的钱,用在巩固自己在台湾的政治地位上。对统一议题讳莫如深,甚至在涉及两岸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含糊其辞。他们以为自己聪明,能在“统”与“独”之间左右逢源,却忘了大陆民众心里有杆秤,谁是真心为两岸好,谁是在搞“政治投机”,早就看得明明白白。 为什么现在大陆民众对国民党的反感,甚至超过了民进党?道理其实很简单。民进党搞“台独”,虽然行径恶劣,但至少明着来,大家能清楚地知道对手是谁;可蓝营呢? 一边披着“反对T独”的外衣,享受着大陆带来的利益,一边又在统一问题上消极避战,甚至暗中与“台独”势力勾连,这种“两面派”的做法,比明着搞“T独”更让人不齿。就像有人表面对你笑脸相迎,背地里却算计你的好处,这样的人,谁能不反感? 赵少康说“不统一就能赚大陆的钱,多好啊”,这话听着实在刺耳,却也真实反映了蓝营不少人的心态。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忘了两岸关系的根本——T湾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一是历史大势,更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几十年后“各过各的”?这种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且不说大陆绝不会允许国家分裂,单说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怎么可能因为时间推移就割裂?从历史上看T湾从未离开过我国的版图,从现实来讲,两岸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融合早已密不可分,想要“各过各的”,不过是蓝营某些人一厢情愿的幻想。 再看看蓝营这些年的表现,马英九任内虽然推动过两岸交流,但始终不敢在统一问题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所谓的“维持现状”,本质上就是拖延统一;宋楚瑜多次往返两岸,却始终把亲民党的利益放在首位,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缺乏真正的担当。 这些大佬们嘴上说着“为两岸和平努力”,可行动上却始终围绕着“不统”做文章,说白了,就是怕推动统一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利益和既得好处。大陆民众之所以看穿这一切,不是因为有多聪明,而是因为大家始终抱着对两岸统一的期盼,对任何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保持着高度警惕。 蓝营某些人以为用“怕打仗”“想赚钱”就能蒙混过关,却不知道这种只讲利益、不谈大义的做法,只会让大陆民众越来越失望。毕竟,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是“九二共识”,是认同两岸同属一中,没有这个基础,再多的“好话”,再巧妙的“包装”,也掩盖不了“避统谋利”的真实目的。 说到底,赵少康的一番话,不过是揭开了蓝营“遮羞布”的一角。大陆民众对蓝营的反感,不是没有缘由,而是源于对“两面派”做法的不齿,对“谋私利而忘大义”行为的失望。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任何想借着“不统不D”谋好处的想法,最终都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蓝营如果还看不清这一点,继续抱着“避统谋利”的心思,只会越来越失去大陆民众的信任,最终被历史大势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