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08月11日讯2025年FIBA男篮亚洲杯,中国男篮(C组第一直通八强)在八强战的对手将是韩国男篮(A组第二)与关岛男篮(B组第三)之间的胜者。
知名篮球解说兼评论员苏群更新个人社媒,分享了名为《亚洲杯再碰上韩国,不用担心》的文章。
原文如下:“中国男篮等了半天黎巴嫩,却等来了韩国队。
韩国队用22个三分球干翻了黎巴嫩队,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将会在附加赛战胜关岛,八进四面对中国男篮。
按目前韩国队的阵容结构、打法特点、伤病情况,中国男篮过关问题不大,只要不轻敌,防好三分,中国男篮就能进入半决赛,面对新西兰。
那才是中国男篮在亚洲杯上碰到的第一个严峻对手。之前我在社媒上回答问题时说过:亚洲杯这种级别的比赛,中国队只有两场球——半决赛和决赛。
看了韩国队和黎巴嫩比赛的朋友,可能认为我这种想法就是轻敌。其实,我轻敌不等于中国男篮轻敌,我“轻敌”是从战略上观察的结果,中国队一定会特别重视韩国队这种不讲理的三分打法。
一说起中韩,老球迷记忆比较深刻,原因是在本世纪初、也就是20多年前,韩国队曾经给中国男篮留下惨痛的记忆。那是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国领先将近20分,被韩国队的三分球逆转,当时我就在现场,看得目瞪口呆。
中韩于是上升为亚洲篮球那个年代的主题,尽管当时我们处在“移动长城”的时代,姚明还当了状元。接下来2003年的哈尔滨亚锦赛,事关雅典奥运会的门票,韩国队继续找中国男篮的麻烦。他们还是靠三分球,将我们19分的优势追了回来,但当时指挥比赛的已经是临危受命的老帅蒋兴权,他在最后时刻派上了没有登过场的焦健,和范斌打配合几次成功,最后赢了韩国队10分。
最后一次记忆深刻的是2015年长沙亚锦赛,小组赛中韩国队投疯了,上半场领先达20分,被中国男篮逆转,民政学院体育馆响起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
不得不佩服韩国篮球的远大志向。他们是亚洲最早接触美国篮球理念的球队之一,很早就引入了区域联防加盯人的防守,以此打反击和投三分,还主动走归化路线。面对中国的“移动长城”,他们还力捧河升镇,但打得好的还是金周成那种机动性前锋。不过,韩国篮球发展思路不清,忽大忽小,导致原有的东亚小快灵特色渐渐丢失。这次打黎巴嫩,很久不见的韩国特色重现,这也是被伤病逼的。
随着西亚篮球尤其是伊朗“黄金一代”的崛起,中韩不再是亚洲篮球的主题,变成了中国队和伊朗队。又10年过去,亚洲篮球的主题再次变化,伊朗在衰落,韩国篮球迷失了方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加入亚洲比赛,让东亚和西亚的篮球都抬不起头来。
我们在八进四有可能碰到的韩国队,也不是他们最好的阵容。韩国队的身高不足,两名主力球员吕俊熙和李俊炫受伤,让他们原本很偏门的实力大大折扣。
首先,韩国队这次有一些能打的没来,也没有归化外援,内线更是不堪入目,赢球全靠投三分和打反击。队里有五名后卫,个子普遍较矮,从1米78到1米90不等,9号李俊炫受伤后,最高的后卫只剩下1米88的柳基相。
在打黎巴嫩之前,韩国队最重要的两名得分手分别是1号李贤俊和22号吕俊熙。但是对卡塔尔那场吕俊熙膝盖受了伤,而且是1级韧带伤,应该没法再打了。队里的主力控卫9号李俊炫因为右膝外侧半月板受伤,也打不了。
22号吕俊熙身高2米02,今年23岁,是韩国篮坛近几年涌现的新星。他在韩国打高中出名,被送去澳大利亚的NBA学院深造,参加2021年世青赛成名,能投能冲能抢,平均25+10。吕俊熙被冈扎加大学看中,从高丽大学转学去美国打大学篮球,但两个赛季下来出场时间太少,冈扎加大学今年把他转给了西雅图大学。从他亚洲杯前两战的表现看,水平和天赋确实有,但遇上澳大利亚队这种有身高和身体的强对抗,还只能以美式风格对应,全场9中0没有得分,但对卡塔尔的虐菜局又拿了22分。
没有了吕俊熙,韩国队锋线上能打的只剩下1号李贤俊。他今年24岁,身高2米,18岁就去澳大利亚的NBA学院深造,后来去戴维森大学打了三年大学篮球,算是库里的校友。李贤俊转为职业后代表勇士队打发展联盟,后去澳大利亚联赛,今年7月刚刚签了日本联赛。
李贤俊是韩国队锋线上最该严防的得分手,对黎巴嫩这一战,正是他在开局先进一个三分,开启了韩国队弹如雨下的场面。他仅在第一节就进了3个三分独得11分,全场三分13中7,得了28分。
没有了李俊炫,韩国队的主力控卫变成5号梁俊锡,他今年不到24岁,身高只有1米80,是今年KBL进步最快球员。梁俊锡是典型的东亚小后卫,能跑能传敢投,对黎巴嫩他助攻8次,因为队友接球投篮太准了。
在梁俊锡和李贤俊的带领下,韩国队反击快、传球快,三分出手坚决,篮板球也抢得凶,这么小的阵容只以31-36输了5个。韩国队靠三分得了66分,三秒区仅得14分;相比之下,占据身高优势的黎巴嫩队三分16中7得21分,三秒区46分。韩国队其他区域得分之比是17-19,胜在三分大爆发。
虽然韩国队进的22个三分球分布在7名队员身上,但其中15个来自前锋李贤俊和得分后卫柳基相。7号柳基相24岁,身高1米88,是去年KBL的最佳新人。他对黎巴嫩三分出手既多又准,全场12中8,和李贤俊一样拿了28分。
黎巴嫩过于轻敌,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场上防守稀烂,他们为中国队提供了很好的负面样板——不能这样打韩国队。就跟对约旦队一样,中国队只需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拿下没有问题。
和约旦队一样,韩国队内线没有好中锋,身材不够,两名中锋里33号李成炫身高只有1米97,另一名是身高2米03的0号河允基。李成炫已经33岁年龄偏大,而且是矮胖型,李祥波都比他高6厘米。他只有空间作用,中国队的胡金秋、王俊杰完全够用。另一名中锋0号河允基身高2米03,参加过亚运会,是个蓝领。中国男篮比较熟悉的15号金钟奎身高2米07,今年34岁,上场时间已经不多。
有些球迷会质疑我写韩国队员的名字是否正确,比如这个锋线球星李贤俊,为什么不是李贤重。在此我可以解释一下——
由于韩国文字多年来的去汉字化,完全用拼音替代,除了父母和本人,别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怎么写。这和日本还有点不一样,日语虽然念起来像打机关枪一样听不懂,但他们自己的名字还是大多用汉字书写,队友也知道怎么写。
韩国就不一样,连队友都不知道怎么写,得去问他本人。负责任的父母,会告诉子女怎样用汉字书写自己的名字,现在更多的年轻人可能知道自己名字的意思,但已经不知道怎样用汉字书写。以前我在一线跑采访,组委会只有英文资料,我就找日本队员把全队的名字都写下来;韩国队名单就不行,必须一个个找到本人写。
比如李贤俊,互联网上没有他名字的汉字,问任何一个韩国人都没有标准答案,所以网上按发音给他取一个汉名“李贤重”。但是有台北的评论员去专门问过他的父亲,他说,应该写成“李贤俊”。
既然他们自己都可能不知道,写成什么就不重要了,大家只要记住号码就行。”
评论列表